继3人因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黑飞”无人机受到处罚后,近期,上海又有8人因“黑飞”被罚。9月4日,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获悉,周某等8人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多次使用无人机违规超高飞行,目前已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相关无人机被依法没收。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已查处未实名登记、未经批准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等违法行为150余起。警方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无人机“黑飞”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而关于无人机“黑飞”的话题,也再度引发市民热议。
“风洞”成“黑飞”重灾区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普及一片红配资,越来越多市民群众开始使用无人机拍摄城市景观。为了炫技、寻求刺激或捕捉特殊视角,一些“飞手”往往会违规超高飞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顶部的“风洞”,就是“黑飞”的重灾区。
根据媒体报道,8月下旬,一架无人机穿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00米顶部“风洞”时,与另一架悬在半空的无人机发生碰撞。随后,物业工作人员在96层屋面平台发现了两架坠落无人机,其中一架翼轴倒插进屋面防水层,导致防水层穿孔破裂。这名工作人员透露,这也是大厦自2016年首次发生无人机坠机事故后,记录在册的第95起事故。
8月28日,浦东警方通报,霍某某(女,61岁)、徐某某(男,55岁)、裴某某(男,30岁)3人系无人机飞行爱好者,操控无人机在陆家嘴地区违反飞行规则飞行并造成一楼宇屋顶防水层一定程度的受损,违反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警方依法对三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黑飞”将面临哪些处罚?
哪些行为属于无人机“黑飞”?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虞杨表示,“黑飞”主要包括无照飞行、未实名登记飞行、未经批准就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等。“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真高(飞行器距离某基准水平面的垂直高度)120米以上空域即被纳为管制空域。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应当进行实名登记;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一片红配资,不得在管制空域内实施飞行活动。”
“黑飞”将面临哪些处罚?虞杨介绍,目前,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主要包括罚款、没收设备等处罚。比如,未经批准“黑飞”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飞行,可以处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未取得执照“黑飞”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黑飞”行为导致航班延误、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操作者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黑飞”行为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妨害公务等,也会根据相应刑法条款追究刑事责任。
明年起处罚力度提升
无人机“黑飞”并非小事,一旦失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尤其是在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林立的闹市区,因违规飞行、操作不当等还极易引发公共安全风险。明年起,针对无人机“黑飞”的处罚力度将提升。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对无人机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管理,作出了新的明确规定——第四十六条指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关于飞行空域管理规定,飞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等,情节较重的将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此外,非法穿越国(边)境、携带危险物升空、无证偷开等行为,也可以被依法处以拘留。
虞杨认为,修订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首次将无人机“黑飞”行为明确列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给予处罚。这标志着我国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管理进入全新阶段,为公共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法律防火墙”。
“明年1月1日起,‘黑飞’行为可以被处以行政拘留。这警示着广大无人机爱好者要遵守空域管理规定,飞行前务必了解飞行区域的空域性质,严禁在管制空域(如机场净空区、军事管理区、政府机关等敏感区域)未经批准飞行;飞行高度一般不得超过120米。”虞杨说。
在上海,无人机飞行前需通过 “随申办”报备。上海警方表示,“天空不是法外之地”一片红配资,接下来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无人机“黑飞”扰序违法行为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持续强化低空安全监管。警方提醒广大“飞手”自觉遵守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有关规定,共同维护空中秩序和公共安全。
顶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